English

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00-08-22 来源:光明日报 郭丰永 我有话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两个关系,即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与企业的社会政治责任的关系和利益驱动机制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一、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与社会政治责任的关系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规定,“要使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也明确规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保值增值为目的。”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必须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任务,追求经济效益的最佳化或利润的最大化。这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的必然要求。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企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企业并没有什么区别。它直接表现为企业的自身利益和自主行为,也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但如果企业行为仅仅从这一点出发,那就会置政治方向、经济性质和任何外部效果于不顾,去寻求一切可能的途径,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法人”犯罪现象大都与此有关。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不允许的,而且在一些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行不通的。更何况,我国国有企业担负着党和国家政治支柱、经济支柱、精神文明建设支柱的社会政治责任,其政治方向和经济性质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定,企业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也明确规定,企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与方向,也是赋予企业的社会政治责任。

然而,这对企业行为来说,只是外部的约束,是“他律”。要使企业自觉地作到,还必须有一种体制做保证,使企业能够自觉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自觉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自律”体制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企业的领导,这个任务只能通过企业党的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来完成。这就是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和必须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前提。企业党组织通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党和国家的意志,把完成社会政治责任变成企业的自觉行为,形成自我约束的“自律”机制。这主要表现为,企业党的组织通过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职工群众,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加强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等等,保证企业的干部和职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此同时,企业党组织还要把现代化建设作为新时期全党最大的政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任务搞好思想教育,使职工队伍的群体意识和价值取向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这主要是围绕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行市场观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深化改革教育、企业发展目标教育等等,用“效益至上”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教育职工,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的、精神的支持。

总而言之,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既具有经济组织的突出特性,又担负着社会政治责任。这种社会特征的两重性决定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担负双重任务:既要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又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的的实现。这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愈是改革开放,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愈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愈是促进改革开放。”

二、利益驱动机制与思想政治导向的关系

利益驱动机制是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承认人的物质利益需求的必要性和争取物质利益的普遍性,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占有和享用一定的物质产品。对于任何个人、任何家庭、任何民族、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来说,对物质利益的需求都是绝对必要的。多年来围绕着物质利益问题,曾经有两种错误倾向交互干扰着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一种是忽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甚至肆意践踏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观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以致于提出荒唐的逻辑:物质利益等于修正主义资本主义。在这种荒唐逻辑之下,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严重挫伤,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另一种是把物质利益原则推向极端的错误倾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观的本来面目,重新强调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逐步调整原来不合理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为核心的利益驱动机制,从而有效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与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实行利益驱动机制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时有泛滥。目前,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丑恶现象无一不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针对这两种错误倾向,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我国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下,必须随时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充分发挥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教育和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实行利益驱动机制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与政治、物质与精神关系的原理,正确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通过正确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调节和处理好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可以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职工群众中的许多靠教育永远也解决不了的思想问题是通过物质手段解决的。同时,也要看到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又可以保证物质利益原则的顺利贯彻。二者不仅在效果上相辅相成,而且在基本内容上具有一致性。比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倡导劳动者树立为公共利益而作出牺牲的精神等等,既是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要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因此要十分注意把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实行利益驱动机制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错误的思想政治导向挫伤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作者单位:胜利油田党委宣传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